树是自然界中的瑰宝,生长在地球上,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和历史。因此,树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都独树一帜,成为了人们借用的重要象征。中国文化中的树更是有着特殊的地位,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中。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树在中国成语中的含义和起源。
1. 始终如一(始末不渝):出自唐代郑应捷的《五言歌》:“进退始终如一,沉浮渐难追。”其中“始终如一” 比喻一个人做事情一开始就要坚定不移,并保持这种态度到底。这是形容一种坚定的意志和决心,像树木一样一支枝干,长青不倒。
2. 茂林修竹(勃然大怒):出自《庄子》:“牛山之阳有茂林修竹。”比喻美好的自然环境。文章中使用茂林修竹来形容大怒,表示一个人大怒之下如同茂密的树林和修竹般浓密。也就是说,攻击或抨击某人某事时的声势浩大。
3. 树大根深(家大业大):形容家族、企业规模大,就像树木一样,挺立不倒。比喻一个团体有着雄厚的势力和丰厚的底蕴,并且在很长时间内都可以成为其他人羡慕的对象。
4. 枝繁叶茂(流言蜚语):出自元朝刘克庄的《杂剧》:“桃李园中士,枝叶有遗秀”,主要是赞美士人们的优秀。而后又以此中形容文章、谈话等内容枝繁叶茂,充满了内容和意义。这跟树木的形态相符,树木的树干、枝干、叶子和果实等组成了树木的结构,但树木中的每一部分又各自有着其独立且重要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