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误入樊笼”这四个字出自道家经典《庄子》中,“北冥有鱼,其名曰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曰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齐谐者,志怪者也。古之志怪者数有之矣,然不如今之所谓夫子者哉!
独兴而无当,和之以日月,忽焉而变其身,曾几何之?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而已矣,其近而又归于其身者邪?其名为未六,其势甚盛。——庄子
大鹏展翅,驾摆群鸟,可以尽天下之高度;然而它若想从天上觅食,那可真是只能水中求食了。在现实生活中,“误入樊笼”的恰恰就是我们这样的“鹏”,来到了一个与自己的志趣不符的领域,本想翱翔的天空,却只能俯身求生。这时我们为什么会“误入樊笼”呢?通常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带有“偏向性”,限制了自己的视野范围,而没能囊括所有的可能。一旦 error 认知启动,我们就会回到起点,重新审视我们的剩下路程。成功者的重新开始从未懈怠——这一点对于“误入樊笼的”我们也是如此。